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。昨天,寒露已至,再过半月,将凝为霜降。自此,告别了秋高气爽、秋明空旷,白日将变得幽晦,天寒夜长,风气萧索,雾结烟愁。萧萧秋意重,依依寒色浓,归鸿将急于南飞,哀鸿遍野,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。
寒气渐生,秋燥明显,寒露时节如何养生?这些常识你不可不知!俗话说,“吃了寒露饭,单衣汉少见”。寒露后不能再「秋冻」了,尤其老人、孕妇、关节炎患者和阳虚体质等特殊人群建议及时穿秋裤。一些爱美女性在气温骤降时仍然露着脚踝,容易出现腿脚冰冷、酸痛等情况,长期如此易患上“老寒腿”。
民间有句谚语,“白露不露身,寒露不露脚”——白露时节,着装上不要再赤膊露体;寒露时节,则要注重足部保暖。寒露过后降温明显,夜间更是寒气袭人。要注意做好足部保暖,以免「寒从足底生」。。除了不打赤脚,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,还要养成睡前热水泡脚的习惯。寒露时节除了降温,还容易出现大雾天。俗话说,「秋冬雾,杀人刀」,秋冬季寒冷、干燥的空气侵入肺部,特别容易诱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。尤其老人和小孩,大雾天将加重呼吸系统的负担。喜欢晨练的老人,建议在9点之后,雾气散去之后再出门锻炼。
俗话说,“吃了寒露饭,单衣汉少见”。进入寒露后,就不能再「秋冻」了,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,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。不要赤膊,以防凉气侵入体内;最重要的是脚部,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,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。记住,「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」可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。
寒露时节养生保健,“防燥”至关重要。对付“燥气”,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,尤其是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肾病等患者,但对于健康人来说,要想完全抵御“燥气”带来的负面效应,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。为防“燥气”,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,宜多吃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乳制品等柔润食物,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、豆类及豆制品,同时增加鸡、鸭、牛肉、猪肝、鱼、虾、山药等以增强体质。有条件的,还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,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。
寒露过后,随着气温不断下降,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,心脑血管病、中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等也容易复发。在这“多事之秋”,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,尤其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,更是至关重要。秋季宜早睡早起,保证睡眠充足。每天可多睡1小时,缓解秋乏。注意劳逸结合。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,既要防止受寒感冒,又要经常打开门窗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,让环境充满生机,又可净化空气,促进身体健康。
寒露时节,到公园、湖滨、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。但晨练要注意躲避早雾,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;最好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。
寒露后,气温下降,昼夜温差变化增大,此时最容易引发感冒。要适时添加衣服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此外,此时天气寒冷,人们出去运动的机会相对较少,在居室中的时间比较长,所以在这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、新鲜,使身体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。
寒露时节,气候渐冷,日照时间相对减少,并且秋季特有的肃杀之气容易使人们伤感,即秋愁。因此,保持良好的心态,因势利导,宣泄积郁之情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。可结伴外出游玩,登高远眺,适当调节心情很重要。秋季宜早睡早起,保证睡眠充足。注意调节生活节奏,防止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。深秋寒气袭人,既要防止受寒感冒,又要经常打开门窗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条件许可情况下,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。
寒露时节,秋雾渐起。秋雾主要发生在夜间或早晨,起雾时,习惯晨练夜跑的朋友最好在室内锻炼,外出注意交通安全,最好戴口罩。常言道:「寒露脚不露。 “寒露过后,气温逐渐降低,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,大家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,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减少下肢酸痛发生,缓解疲劳。
ywgeiqyh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